香港理工大开发出“第四代”太阳能板
- 编辑:贪财好色网 - 67香港理工大开发出“第四代”太阳能板
公众可以在2017年7月26日前,通过财政部网站或者通过信函方式提出意见。
臭氧超标并不是由污染源直接排放所致,而是排放到空气中的氮氧化物、VOCs即挥发性有机物,在空气中进行光化学反应产生的。臭氧污染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其治理难点在哪里?相关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
环保部已采取了部署PM2.5和臭氧的协同控制、出台VOCs的治理政策标准、削减氮氧化物排放等措施。根据环保部公布的《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臭氧已经成为京津冀、长三角地区仅次于PM2.5的空气污染物,在珠三角地区更是取代PM2.5成为首要空气污染物。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邓小文等专家认为,臭氧超标区域性特征明显,单个城市治理臭氧效果不会太明显,而跨区域的治理难度相对更高。天津市环保局大气处高级工程师王文美说。他说,当然,敏感人群对污染感受更重一些,要更加注意。
今年4月12日,首个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标准《建筑类涂料与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标准》颁布,京津冀区域内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各类建筑类涂料与胶粘剂将适用该新标准。从污染成分看,PM2.5污染下降,臭氧污染比例逐渐增大。三是加强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标准在绿色制造体系中的引领作用,实施绿色制造标准化的提升工程。
他指出,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更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他强调,现阶段工业绿色发展的要求是:一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力争通过三十年的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二要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转变绿色发展的方式,促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进而实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大会主论坛围绕十三五环境保护重点任务和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创新战略等进行高端研讨,共商新形势下支撑绿色发展的环保产业创新发展的前景和策略。他提到,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把绿色发展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方针之一,全面部署推进绿色制造,提出202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2015年要下降22%,规模以上的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耗下降18%,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要达到73%,主要再生资源回收量达到3.5亿吨,绿色制造产值达到十万亿,建立百家示范园区、千家示范工厂,绿色发展理念要成为工业全领域、全过程的普遍要求,绿色制造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国际竞争新优势,工业绿色发展的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处长郭庭政发表了主旨演讲。四是研究推进绿色制造加互联网,推动互联网与绿色制造的融合发展,提高资源、能源的智慧化管理水平,促进绿色制造的数字化提升。
他表示,在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产业方面,下一步将把工作重心聚焦到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等绿色制造的产业上,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三是引导环保行业的集约化发展,发布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目前工信部已制定了大气规范治理的规范条件并发布了首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近期将发布第二批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的名单。近年来,工信部把作为环保技术的重要载体、环境保护的重要物质基础、环保产业的核心内容的环保装备行业作为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围绕环保装备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行业的发展,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对促进环保产业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全面提升环保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工信部下一步将着力推动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统筹推进环保制造业的发展,明确十三五环保制造业的总体思路、目标和创新政策措施,激发行业发展的内升动力和市场的主体活力,引导全行业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发展向以质量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化。
一是发布了绿色规划2016到2020、十三五的发展绿色规划,以及落实中国制造2025绿色工程的实施指南,围绕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从传统制造业的改造、资源循环利用、绿色技术创新等产业化,以及各相关领域做出了重点的部署。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成为工业绿色发展的基本定位。二是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明周期绿色发展为目标,以公开透明的机制和体系为基础,推动开发绿色产品,建立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四是研究推进绿色制造加互联网,推动互联网与绿色制造的融合发展,提高资源、能源的智慧化管理水平,促进绿色制造的数字化提升。
为全面提升环保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工信部下一步将着力推动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统筹推进环保制造业的发展,明确十三五环保制造业的总体思路、目标和创新政策措施,激发行业发展的内升动力和市场的主体活力,引导全行业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发展向以质量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化。他提到,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把绿色发展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方针之一,全面部署推进绿色制造,提出202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2015年要下降22%,规模以上的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耗下降18%,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要达到73%,主要再生资源回收量达到3.5亿吨,绿色制造产值达到十万亿,建立百家示范园区、千家示范工厂,绿色发展理念要成为工业全领域、全过程的普遍要求,绿色制造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国际竞争新优势,工业绿色发展的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为了推动上述目标的实现,加快全面推进绿色制造的工业格局,去年以来,工信部已着手加强绿色制造的宏观研究和顶层设计,健全政策标准体系,启动试点示范。他表示,在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产业方面,下一步将把工作重心聚焦到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等绿色制造的产业上,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
6月13日,2017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京举行。一是发布了绿色规划2016到2020、十三五的发展绿色规划,以及落实中国制造2025绿色工程的实施指南,围绕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从传统制造业的改造、资源循环利用、绿色技术创新等产业化,以及各相关领域做出了重点的部署。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处长郭庭政发表了主旨演讲。二是要提升环保技术的水平,组织推动重大环保装备的产业化应用,加快推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环保成果转化,优先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定期修订发布国家鼓励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和目录,强化对接、引导用户单位选用先进技术和产品,不断提高高效技术的市场化占有率。大会主论坛围绕十三五环境保护重点任务和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创新战略等进行高端研讨,共商新形势下支撑绿色发展的环保产业创新发展的前景和策略。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重大装备首台套保险政策,支持环保产业的示范,推动现有资金渠道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的方式支持重大环保技术的攻关和推广应用。
他强调,现阶段工业绿色发展的要求是:一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力争通过三十年的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二要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转变绿色发展的方式,促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进而实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标准在绿色制造体系中的引领作用,实施绿色制造标准化的提升工程。
开展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创建试点工作,总结其模式和工作经验在全行业推广,提高整体水平。三是引导环保行业的集约化发展,发布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目前工信部已制定了大气规范治理的规范条件并发布了首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近期将发布第二批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的名单。
五是积极推进制造平台建设,为传统行业的绿色改造、绿色产业等提供市场化、网络化的支撑服务。近年来,工信部把作为环保技术的重要载体、环境保护的重要物质基础、环保产业的核心内容的环保装备行业作为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围绕环保装备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行业的发展,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对促进环保产业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是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明周期绿色发展为目标,以公开透明的机制和体系为基础,推动开发绿色产品,建立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五是引导环保装备走出去,利用传统产业转型的机遇,推进环保企业联合国内大型企业共同走出去,充分利用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和交流平台,加强国内外企业的信息、技术和项目的交流合作,扩大中国环保装备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发展绿色制造产业,既是实现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也是拉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迫切要求。他指出,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更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成为工业绿色发展的基本定位据哈尔滨市发改委资源环境与地区经济处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家统一部署,2015年哈尔滨市启动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初步获得了每年哈尔滨市温室气体排放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等6种气体的排放数据,为今后制定碳交易排放配额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数据支撑。
同理,企业本年度有了富余碳排放配额,则可通过售卖方式换取收益。从哈尔滨市发改委2017年节能宣传周活动上获悉,筹划多年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将于今年下半年启动,届时哈尔滨市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32家企业将分批陆续进入交易市场,由此企业减排抗污的意识将切实落地。
如果企业超出限定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需真金白银购买碳排放指标为自己在本年度超排放行为埋单。目前哈尔滨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数据库已建成,32家重点排放企业碳排放报告已提交省级部门统一展开核查,预计下半年后,这些企业将依行业分批次陆续进入全国交易市场。
据了解,近年哈尔滨市对八大行业碳排放大户实施调查摸底,对列入国家2017年首批碳交易的哈尔滨市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八大行业碳排放重点企业开展碳盘查,包括哈三电厂、华能集中供热公司、宾州水泥、哈石化公司、大唐哈一热、亚泰水泥等成为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企业从哈尔滨市发改委2017年节能宣传周活动上获悉,筹划多年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将于今年下半年启动,届时哈尔滨市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32家企业将分批陆续进入交易市场,由此企业减排抗污的意识将切实落地。据了解,近年哈尔滨市对八大行业碳排放大户实施调查摸底,对列入国家2017年首批碳交易的哈尔滨市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八大行业碳排放重点企业开展碳盘查,包括哈三电厂、华能集中供热公司、宾州水泥、哈石化公司、大唐哈一热、亚泰水泥等成为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企业。据哈尔滨市发改委资源环境与地区经济处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家统一部署,2015年哈尔滨市启动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初步获得了每年哈尔滨市温室气体排放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等6种气体的排放数据,为今后制定碳交易排放配额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数据支撑。
同理,企业本年度有了富余碳排放配额,则可通过售卖方式换取收益。如果企业超出限定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需真金白银购买碳排放指标为自己在本年度超排放行为埋单。
目前哈尔滨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数据库已建成,32家重点排放企业碳排放报告已提交省级部门统一展开核查,预计下半年后,这些企业将依行业分批次陆续进入全国交易市场他以古田县石板材产业为例,过去20多年,由于环保意识薄弱,这一行业从开采到加工都处于无序状态,带来了青山挂白、粉尘弥漫、水质污染等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虽历经多次整治,但始终未能得到彻底解决。
此外,在职责履行上没有全面履职到位。美丽的清晨,觅食的白鹭,不宽的街道和明显有别于北上广的宁静。